-
4月17日,我校组织开展《AI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应用》专题讲座。主讲嘉宾李师结合国家最新政策导向与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创新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价值。教务处、图书信息中心以及专任教师参加讲座。
李师首先介绍国家对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视与布局以及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前沿进展,演示ChatGPT、文心一言、通义千问、Kimi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多模态理解功能,为教育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
在实践应用方面,李师分享了各高校利用AI技术革新教学内容供给和管理方式。通过搭建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实现碎片化教学资源的有效聚合和结构化存储,进而服务于全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AI技术在日常课程录制、资源分析、知识点切片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大大提升了教学资源的二次利用率和个性化服务水平。
在互动交流环节,李师紧密联系实际教学场景,生动展示了AI工具如何赋能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如通过智能技术实现日常课程的自动化录制与资源智能化生成,有效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她还详细解析了AI在智能批改、课堂评估、智能监考等方面的实践应用。
此次讲座不仅为参会教师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更为我校职业教育带来了关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深度启示,有助于推动全校艺术教育在智能时代下的高质量发展。
. . .详情AI技术推进教育创新,引领教育教学新时代
-
为加强课程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月8日,我校组织开展课程设计与开发专题培训。培训由天津职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杨国良教授主讲,教务处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部)课程建设团队教师参加培训。
杨国良教授从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求性及职业教育政策的方向性为切入点,提出要以“课程”为中心,落实国家标准、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对标职业标准、聚焦技术技能培养等建设理念,强调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内容升级和结构重构,要依托双高计划,启动模块课程建设,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实用的学习体验。他还提出要加强对技术背后教学方法的研究,鼓励教师们以学生视角,根据学习的需求,聚焦教学内容,设计学习导航,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实操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此次培训紧扣模块化课程设计与开发主题,内容丰富,有效拓展了教师教学视野和思维,提升了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对我校推进育人模式改革,打造高质量课程和高水平课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 .详情我校组织开展课程设计与开发专题培训
-
1月12日,我校举办2023年“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征集评比和观摩交流活动,来自各二级学院的7支教师团队参与活动。
活动中,参评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全力投入、尽情展示,在教学设计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展示过程中思路清晰、语言精炼、教态自然大方,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直观、生动。评委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案例:线上线下三段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作者:何晨、林仰、林芳君、吴一莉、叶安娜
▲案例:注重专业素养与美育价值——舞蹈音乐教学模式再造,作者:张慧娟、何书升、杨晔
▲案例:素描,作者:梁阿兴
▲案例:英文求职信写作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作者:徐可意、陈勇、马凌
▲案例:原创小型剧目《卫国》创排,作者:何阳、杜长瑾
我校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此次“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的成功举办,激发了教师们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和积极性,开启了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到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信息技术)、评价内容和方式等系统性综合性改造新探索。
. . .详情福建艺术职业学院2023年“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圆满结束